本馆简介
组织机构
大事记
本馆动态
群文动态
通知公告
活动品牌
服务指南
活动项目
采风美文
文艺天地
桐城歌
非遗名录
文化名人
桐城民俗
桐城书法
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4月28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向红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检查验收组来桐,对我市国家公..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明办、市电视台联合主办,市仙龙湖公司协办的“建设美好乡村筑梦幸福桐城”..
(来源:中国文化报)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之二本报记者王立元张建友焦雯边思玮程竹“文化是民族的精神..
自2014年11月,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化馆发起组织,面向全国各地非遗保护研究专家、学者..
又是一年金秋至,欢歌载舞颂和谐玉桂金菊满园香,欢歌载舞喜洋洋;社保惠民谋实事,政通人和谱新章。春华秋..
新民歌版的《六尺巷》,千呼万唤始出来。听到第一句,我便被这亲切的“桐城”乡音所吸引;再听,还有彭..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城市,近年来在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城市”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读《桐城歌》李成《光明日报》(2013年01月03日05版)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诗人陈所巨生前曾撰..
执着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信仰,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桐城市的方根友二十多年如一日,执着于秋石制..
桐城自古以来就有厚重的民间文化氛围,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如今,蓬勃开展的群众..
“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决不令之入..
要做到好的继承和创新,关键是要厘清具体的文化形态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因果逻..